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郑甘 通讯员 周勇)7月以来,汨罗久晴无雨,持续高温炙烤大地,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有效应对旱情,汨罗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奋战抗旱一线,对地表水源不足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机井和维修维护已建机井的措施,寻找拓展抗旱水源,全力保障农田有效灌溉。
屈子祠镇渔街村1号抗旱机井于7月23日动工,7月28日投入使用,共投资1.8万元。机电井口径1米,深度为19米,潜水泵功率为3kW,出水量约为20方/小时,以此保证工程附近约12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桃林寺镇在永红村务农李组投资1.9万元新打抗旱机井。机电井口径20厘米,深度为160米,潜水泵功率为1.5kW,出水量约为6立方米/小时,能保障附近约50亩左右农田的灌溉用水。目前,永红村已采取该方式打抗旱机井13口,有效灌溉面积近800亩。
抗旱期间,由镇级出资,市财政补助,村组负责实施,水利、应急、农业等部门全程技术指导,电力部门提供最大便利,保障抗旱各项工作。全市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共新增抗旱机井155口,维修维护63口,能有效保障2.6余万亩农田灌溉需水。
一审:刘嘉玉
二审:刘晓元
三审:张 为
责编:刘晓元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一习话·迈向“十五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心相近|中埃携手,书写文明互鉴新佳话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联播+|以文明之桥 促中外相知
摘牌减负里的作风建设新成效(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主播说联播丨习近平主席接连两场会见,传递哪些重要信息?
加强经验交流 续写友谊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二十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引发两国人士热烈反响
下载APP
分享到